Our Teens – Creative Writing

infiniti
Logo

布蘭頓 Brandon Tea

你好,我是布蘭頓。馬來西亞人,喜歡望天看地,愛好是把零碎的想法串成一個漫長的故事。想把故事的中心思想寫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讓欣賞我故事的人有更不一樣的思維態度。

Brandon, a 17 years old Malaysian. He enjoys observing things around him and loves to connect ideas in his mind into a story. In his journey of writing, he is searching for like-minded people who could feel and appreciate his story. He also hopes to inject the central message of his story into people’s daily lives and expand their perspectives.

Stay connected with Brandon on Facebook

以下是布兰顿的作品:

Check out his writings!

像平时一样刚放工,回到家累得身体抛在沙发上。从口袋里挖出手提电话,输入了密码便开启面子书。仰卧在沙发上,刷了几刷面子书,然后很随手地把电话给丢在桌子上。太累了,干脆闭上眼睛,慢慢地漂离清醒状态,最后睡着了。

小睡了一下,被家外的雨滴声带回清醒,第一时间看看电话,七时五十分,这么晚了,肚子也打鼓了。到厨房,懒散地打开橱柜,随手拿出一个杯面,几乎每个晚餐都吃同样的。熟手地弄好杯面后,拿起杯面打算出去客厅填满肚子,转身看到日历上写着:27 号,打扫房间。消除了拿出客厅的念头,站在厨房吃了算,还有事情做。

房间,不是一个好收拾的地方。告诉别人这是垃圾房也不会引起怀疑。花了很多心机,把房间都打扫得井井有条,看了也感觉心里舒服。把屁股压在床上,感觉有稍微成就感时,看见有一支钢笔被忽略在桌子地下。还没坐得舒服,又站起来走向桌子,弯腰把笔捡起来。

是一支干了墨水的笔。虽然笔没了墨水,但它勾起了无限的记忆,无限的记忆里从来没想过有这样的生活,生活原本并非如此干燥乏味。小时的自己怀着大梦想,大梦想怀着小时的自己。

记得以前可以一天写六七篇文章为了有一篇满意的文章,能够写进小说里,对小说充满热心,对生活充满着无限的希望。希望小说有天能发布全世界;希望有名作家赞我小说。可惜在没有支持和鼓励之下,大梦想渐渐地消失了。

爸妈似乎知道他们的孩子缺乏鼓励,没再有写文章的热情了,送了一支黑色墨水的钢笔。代表着鼓励孩子要努力写好文章,坚持到底,结果肯定会如意所愿的。再重拾热情的时候,我写的不再是脑袋你的梦幻世界,而是讲真理说世界的文章。

几年后,学校毕业了要找份工作,应征了一份报馆的工作,忽略了小时的自己,就像刚才忽略了这支钢笔,当时并没捡回这支笔,反而用找吃艰难做借口,继续躺在床上。从此便过着九点工作五点放工的生活规律。让时间在自己的心里刻下自己不想要的记忆,乏味的生活,枯燥的规律,忘了路旁的小鲜花。

站着,凝视着一支干了墨水的笔很诡异,也可以很令人感兴趣笔上刻着什么。人生有时就是那么简单,只要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样了,人生观念自然也不一样了。大梦想确实是很难实现,相对的一个小孩不会因为走不到路,站不稳而放弃走向父母的怀里。

抓住让自己感触而掉眼泪的感觉,抓紧这支笔,牢记在心里,遇到难题事,像小孩坚持要走到父母怀里的精神,勇敢踏出第一步,过后固执地不放弃,最终一定可以走进父母的怀里,最终一定会成功。小时的自己怀着大梦想,大梦想怀着小时的自己。

常有言,寂寞与孤独是完全不一样的。

的确,寂寞与孤独或许很相似,想深入些,寂寞是感觉,孤独却代表更多。一个人寂寞希望有人陪伴,孤独却想一个人寂寞。

常有言,凡事都需要试过才能清楚理解。

赞同,任何事再怎么仔细解释也只是纸上谈兵,不比一试,更清楚理解。凡事通过解释只能勉强明白,但只需一次的尝试,胜过千字万句的解释。

常有言,再仔细的解释,情感往往解释不了。

常有言,要少承诺多证明。

常有言,要少说话多聆听。

常有言,要少埋怨多感恩。

常有言,要少废话多行动。

常有言,要少发怒多平静。

常有言……常有言……

或许在面子书或是前辈都有提过许多许多的”常有言”,可是身为后辈的我们,需要一一遵守吗?

“常有言”可说是人身的指南,但像看地图,如果盲目的追逐,最后也去不到目的地。像看地图,只看帮助去到目的地的指南,那么坚持之下,一定能去到目的地。

深入思考每句”常有言”,就发现每句都很多很多意思。可是可惜,很多人却只理解字面上的意思,不能理解地面的含义。

忙碌的社会中,人们忘了深入的思考。只会盲目跟随”常有言”的表面意义。社会须要文学的滋润,让人们记起享受生活。

品尝好茶,缓慢生活,脱离忙碌。

据闻街道角落的小屋住着个智慧老人,一位年轻人,问了老人一道不是每个人都能回答的问题:什么是道?

“道”并不一定是道教的中心思想,这字的出现和宗教完全没有关联。“道”,向来是道家思想学派的中心观念,这是很虚无的观念,或有或无,非常难以琢磨。“道”的本身意义,对于道家思想学派而言,是:生活的方向。当然,老人并没有直接告诉他:道就是生活的方向。

“你的道是什么?”老人问。

“我的道?”年轻人知道自己没想过自己的道是什么。所以他便低着头回家去。
第二天,年轻人又过来了,回答昨天的问题:“是向往成功的路?”他还是不肯定。

“接近,可是不是。”老人说。年轻人又低着头离开了。

另一天,年轻人还蛮坚持的,回答老人的问题:“道是生活之方向。所以老先生的意思是要我走出自己的路?”

“接近,可是不是。”老人又说。年轻人又再低着头离开了。

隔天,年轻人:“我明白了。道是像大自然,别纸上谈兵,要直接去行动。而且要坚持,永恒和有自信,对吗?”

“接近,可是不是。”

百思不得其解,日复一日,夜复一夜,年轻人的毅力非常值得令人敬佩。年轻人不断想回答老人的问题。他坐在路边在沉思,注意到一只蚂蚁,跟着一群蚂蚁,不断地去找吃的。然后,有看到蜜蜂采蜜,很努力地收集花蜜,把花蜜带回蜂巢。他想了想,发现大自然不断地在动,没有东西是静止的,他似乎领悟到了老人的意思。

这次,他飞奔到老人的小屋,用很肯定的语气告诉老人说:“道是像大自然,别纸上谈兵,要直接去行动。而且要坚持,永恒和有自信。”其实他说的和上次没什么分别。

但是,老人这次却缓缓地点头表示对了。年轻人非常开心的和老人道谢。

那么,年轻人是领悟到了什么呢?

其实,无论你跟随什么思想学派,无论你跟随怎样形态的思维方式,成功的唯一秘密,就是肯定自己。当能肯定自己,就会有一股前所未有的动力,从床跳出来,消除所有的懒散,为了完成某些东西,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希望读者们,仍然用于发梦,坚持自己的梦想,肯定自己的行动,达成自己的梦想。

Want to arrange an engagement with our teen? Send us a message and we will be in touch with you!